长期记忆的区别
尽管在这些早期的心理学研究中,长期记忆被视为一种单一的记忆类型,但神经科学家很快发现,不同类型信息的记忆可能会受到脑损伤的不同影响。为了控制一位被称为" h.m. "的病人的严重癫痫发作
威廉·斯科维尔切除了大部分内侧颞叶手术成功地缓解了H.M.的症状他患有癫痫,但却严重失忆(Scoville & Milner, 1957)。特别是,手术后他无法学习新的信息,也无法记住手术后发生的事情(顺行性遗忘)。此外,在手术前的几年,他经历了记忆的逐步丧失(逆行性失忆)。尽管如此,莫莱森他的短期记忆没有受损——如果不分心的话,他可以记住信息几分钟。从h.m.开始的这条研究路线的一个结果是,我将在下面回到这个假设海马体对记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样重要的是,对H.M.的行为实验表明,他可以获得新的技能,即使他不记得学过这些技能(Corkin, 1968)。这表明技能记忆是一种独特的长期记忆类型。
此后不久,Endel Tulving(1972)提出了长期记忆的进一步细分,他在其中区分了“两个平行且部分重叠的信息处理系统”(第401页)。一个,情景记忆,指的是一个人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或事件,具体说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并允许这个人“穿越”回去重新体验它们。另一方面,语义记忆,指的是那些通常独立于回忆获得信息的时间和地点而被检索出来的信息(例如,词义、常识、科学事实)。这两种记忆的一个区别是情景记忆与自我密切相关,而语义记忆似乎更少。也就是说,记住你自己生活中的一件重要事件所涉及到的,与你对柏拉图的知识所涉及到的,有着根本不同的方式。詹姆斯抓住了情景记忆的这一方面:“记忆需要的不仅仅是过去一个事实的日期。它的日期必须在我的过去…我必须认为我直接经历了它的发生”(James, 1890/1950,第612页)。
图尔文提出了“自主意识”这个词来描述人必须具备的能力情景记忆.自主意识包括能够在一个人的生活的时间维度中移动(图尔文经常把情景记忆称为“心理时间旅行”),以及重新体验一个人之前经历过的事件(这种能力,更一般地说,像记忆一样,容易出错:人们有时会对从未发生过的事件有令人信服的记忆)。图文引用詹姆斯的话来捕捉自主意识的情感方面——它的“温暖和亲密感”。他将这种记忆与认知进行了对比,他认为认知是语义记忆的特征。一个人可能知道他一生中发生的许多事件(例如,他出生在一个特定的地方),而不需要重新经历这些事件。
4斯科维尔以为他把H.M.移走了但后来的神经成像研究显示,病变没有损伤海马体本身的大部分,尽管海马体随后因失去周围的正常输入而萎缩皮质结构(Corkin, Amaral, González, Johnson等,1997)。
这样的回忆属于语义性记忆,而不是情景性记忆。图尔文还指出了这两种记忆之间的一些额外区别。例如,情景记忆是面向过去的,而语义记忆是将过去学到的信息应用到现在。此外,情景记忆在进化上更为近代——他认为没有证据表明除了人类以外的任何物种都有情景记忆——而且它是在个体发育的后期才发展起来的(Tulving, 1999a)。
在他最初的构想中,Tulving提出不同类型的任务可以衡量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的表现。他对情景记忆的测试包括对最近研究的事件的回忆和识别,而语义记忆的测试是通过这样的任务进行的:从片段或定义中生成单词,从简短的速视显示中识别单词,以及做出词汇决定(例如,呈现一系列字母串,决定每一个是否构成一个英语单词)。在一项实验中,Tulv-ing和他的合作者通过测量对列表学习任务中单词的识别能力来测试情景记忆。一小时或七天后,他们通过让相同的受试者在不完整的单词中填写缺少的字母,如_o_ma__c,来测试语义记忆。尽管完成这样的单词片段可能很困难,但如果目标单词(这里是“教条”)在之前的情景记忆任务中使用过的单词列表中,就会容易得多。在一周的时间内,片段完成的成功率大致保持不变,而识别性能则急剧下降。结果之间的这种分离通常被认为是心理过程是独立的证据。在进一步的分析中,确定了受试者能够完成给定片段的概率是随机独立的,与他们能够识别出该片段在研究列表上的概率无关(Tulving, Schacter, & Stark, 1982),这为不同过程的参与提供了额外的证据。随后,图文强调,记忆信息类型的差异(一般事实与个人经历的事件)更为根本。
尽管图尔文从行为的角度提出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的区别,但他在对病人“kc”的研究中发现了有力的证实,kc在1981年一次头部闭合损伤后严重失忆。H.M.的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都严重丧失,而K.C.则丧失了所有的情景记忆(逆行记忆和顺行记忆),但保留了大部分语义记忆:
关于K.C.的突出事实是他的精神构成是完全记不住自己生活中的任何事件、环境或情况。他的间歇性失忆贯穿了他的一生,从出生到现在。唯一的例外是,在任何时候,他在最后一两分钟的经历。不管他获得了多少关于过去某个事件的具体信息,不管这个事件以普通标准衡量有多难忘,不管它持续了多长时间,也不管他之前被问过多少次。他总是否认任何回忆,甚至不承认对事件有任何熟悉感(Tulving, 2002, p. 14)。
尽管如此,K.C.仍然保留了他的事实知识,包括关于他自己的事实知识:他可以报告他的出生日期,他上过的许多学校的名字,他拥有的一辆汽车的品牌和颜色,等等。在报告这些内容时,他依赖的是语义记忆——他不记得经历过任何这些内容,但只是知道它们。此外,通过广泛的训练,K.C.已经能够学习新的技能和新的语义信息。因此,他呈现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之间的分离。
Faraneh varghaa - khadem等人(1997)报道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更强的分离。该研究涉及了三名患者,他们从出生到9岁的年龄都遭受了海马体的双侧损伤。所有人在情景记忆方面都有严重的障碍,尤其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他们把东西留在了哪里,他们看了什么电视节目,他们进行了什么对话)。尽管如此,他们在学校都很成功。他们已经发展出与年龄相称的语言技能,并且能够学习和推理涉及语义记忆的信息(Squire & Zola, 1998)。
图文对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的区分并不是这一时期发展出来的唯一的税收区分。Neal Cohen和Larry Squire(1980)以强调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的共同之处的方式来研究长期记忆的分割。特别是,人们可以用语言报告语义知识和情景记忆。但还有一些记忆,人们可以通过经验获得,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比如骑自行车或玩填字游戏的能力(这些是H.M.和K.C.都能获得的技能)。通常,人们无法用语言来解释他们是如何运用这些技能的。哲学家Gilbert Ryle(1949)将技能知识和语义知识的区别描述为知道如何和知道如何;Cohen和Squire从程序性信息和说明性信息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描述。由于一个人可以用语言报告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这两种记忆在Cohen和squire看来都属于陈述性记忆
Cohen和Squire的方法与Tulving的方法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Cohen和Squire的方法部分是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乍一看,在不能用语言描述记忆的生物体中,陈述性记忆似乎令人惊讶。但动物研究人员发现了探测动物陈述性记忆的巧妙方法。一种方法包括测试动物是否能识别先前呈现的刺激。例如,研究人员可以给猴子一个刺激,然后去掉它,然后再给它两个刺激,其中一个与之前的刺激相匹配。然后可以训练猴子选择新的刺激(这个过程被称为延迟不匹配样本)。研究人员发现,猴子的海马体损伤会削弱猴子完成此类任务的能力(Zola, Squire, Teng, Stefanacci, & Clark, 2000)。
声明(显式)
非陈述(隐性)
声明(显式)

非陈述(隐性)
技能启动简单非
事件/
情景性的习惯
经典联想条件反射学习
情绪骨骼反应肌肉
技能启动简单非
事件/
情景性的习惯
经典联想条件反射学习
情绪骨骼反应肌肉
图2.2 Squire and Knowlton(1995)的记忆系统分类。
陈述性记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们涉及外部对象和事件的表征,因此可以根据它们对这些对象或事件的表征是真还是假来评估它们。另一方面,程序可能是适当的,也可能是不适当的,但不会被判定为是或否。此外,尽管获得陈述性记忆的过程通常需要练习,但有时可以在一次接触中获得。最后,陈述性记忆可以灵活地以多种形式表达(口头报告,解决问题),而程序往往远没有那么灵活,可以转移到其他表达方式。
一旦研究人员将注意力扩展到陈述性记忆之外,他们就会意识到非陈述性记忆还有一些亚型,其中一些亚型(如技能和习惯)与程序概念的关系比其他亚型更明显。图2.2改编自Squire and Knowlton(1995),是所提出的分类法的代表。如上所述,原始的二分法被重新概念化为显性和内隐记忆通常以是否涉及有意识意识为特征。例如,Daniel Schacter(1987)指出:“当以前的经验有助于完成一项不需要有意识或国际回忆这些经验的任务时,内隐记忆就被揭示了”(第501页)。这就提出了内隐记忆这一范畴是否存在内聚性的问题(Willingham & Preuss, 1995)。沙克特强调了内隐记忆的一种亚型,即启动效应。尽管如此,在启动过程中,暴露于一个没有明确记忆的刺激可能会在随后的情况下产生偏差反应。它通常使用片段完成任务的变体,即主干完成任务,在这个任务中,被试将被要求用第一个想到的单词完成一个主干,如sal___s。如果“工资”这个词出现在之前读过的单词列表中,那么即使他们不记得或不认识“工资”这个词在列表中,他们仍然会比没有这个词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完成任务。启动表现出不同于外显记忆.例如,字体等因素比显式回忆更容易影响启动效应(Roediger & McDermott, 1993)。此外,健忘患者通常不会使用启动效应(Squire, 1987)。然而,启动效应似乎不是一个单一的现象。研究人员发现知觉启动(与特定的感觉模态有关)和概念启动(需要语义分析的任务,如为类别生成范例)之间存在分离(Hamman, 1990)。此外,启动的形式可以与技能学习分离,后者被保存在阿尔茨海默在启动任务中表现出缺陷的患者(D. P. Salmon & Butters, 1995)。
与内隐记忆概念密切相关的是内隐学习,这个概念最早由Arthur Reber(1967)提出,用来描述人们在没有意识意识的情况下学习复杂技能的能力。Reber以有限状态自动机(通常称为Reber语法)的形式开发了人工语法,用于创建字母串。研究人员向受试者展示了一些由语法生成的字符串(例如,TSSXS和PTTSS),然后要求他们确定提供给他们的其他字符串(例如,TSXXS)是否遵循相同的规则。即使受试者不能理解这些规则,他们在区分符合语法的字符串和不符合语法的字符串方面的几率明显高于随机。
继续阅读:活力主义者对生物学机制的挑战
这篇文章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