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挫败的受虐人格

生活已经够艰难了,不用把事情变得更困难。然而,有些人故意在自己的道路上设置障碍,似乎喜欢受苦,需要失败。这样的人被称为masochistic人格,尽管在DSM-III-R中被称为“自我挫败的”人格。他们被一种战胜自己的不可思议的感觉所诅咒,经常在暴风雨中扬帆起航,把挫折、损失、挫折和悲伤都归结到自己身上。当他们真的遇到好运气时,他们会表现出困惑或不悦,并对别人可能为他们感到的快乐暗暗皱眉。他们把真正的成就归于运气,特别是为了避免自豪感。矛盾的是,他们可能愿意为他人的成就做出贡献,同时却在潜移默化地破坏自己的目标。在爱情中,他们常常因为讨厌或无聊而抛弃真正关心他人的人,把原本普通的伴侣变成迫害者,并似乎巧妙地吸引那些麻木不仁甚至是施虐狂的人。

因此,自我挫败者或受虐狂从根本上不同于其他想要成功的人格障碍,无论主观上如何定义成功,但特蕾莎走进治疗师的办公室时,眼睛低垂,肩膀下垂,脸上布满斑点,好像她最近哭过她是在丈夫的建议下来的。在安排约会时,他提到她可能会抑郁,但接着又说了一句奇怪的话:“她折磨自己……从我认识她开始,她就一直这样…她似乎为之而活。我希望你能帮助她,但即使你帮了,她也可能会找到扭转局面的办法。”“别让她玩得太尽兴,”他又讽刺地说,“不然你会让她自杀的。”

特蕾莎看起来比实际的21岁要年轻。她的表情和姿势就像一个做错事将要受到惩罚的小孩。尽管她可能很有魅力,但她谦逊的举止掩盖了这一点,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注意到。她首先提前道歉,“我不应该占用你的时间,你可以帮助别人。”她进一步指出,“没有什么能为我做的,我注定要受苦。”

特蕾莎是两个由母亲抚养长大的女孩中较大的一个。她的父亲在孩子们还没有记事的时候就抛弃了他们。她的母亲很慈爱,但因为忙于两份工作,孩子们每天只能看到她几分钟。尽管如此,这个家庭一直很稳定,直到青春期的特蕾莎复发感染,需要反复住院。因为她的母亲是唯一的收入来源,为了支付账单,这个家庭经常破产。现在,她的母亲没有为退休存钱,两个孩子都没有大学基金。特蕾莎承担了全部责任,并感到难以忍受的内疚。“我妈妈基本上一辈子都在努力让我保持健康,”她流着眼泪说。

尽管特蕾莎工作非常努力,但不知何故,她的生活总是不顺。她去上学,做全职工作,照顾房子,但认为自己是无能的,不管付出了什么努力。她说:“我碰到的东西都会散架。”她的工作表现非常出色,但她在期中考试时“忘记”要求减轻工作量,不得不打电话请病假,这激怒了她的同事。然后,她辛辛苦苦争取来的成绩下降了,因为她允许自己在考试周被安排加班。有时,她选择了很难的课程,没有必要的先决条件,不得不放弃和退出,完全失去了她的努力。当她的丈夫主动要求为她找一个家庭教师做家务时,她拒绝了,说她不想让他承担本该属于她的责任。然而,尽管她有工作,她总是抽时间送生日贺卡和节日贺卡,甚至在教堂做志愿者,但她抱怨说,没有人跟进她的友谊,因为她总是抑郁。

如果事情进展顺利,特蕾莎拒绝庆祝,或者庆祝,但拒绝享受美好时光,并在接下来的几周格外努力地工作。“圣诞节和生日是最糟糕的,”她的丈夫说。“看着她试图摆脱所有礼物的负担,感觉很糟糕,大部分礼物她都退回去了。有一次我很生气,我能想到的就是告诉她她中彩票了。”

DSM-III-R标准

一个。自暴自弃:一种普遍存在的自我挫败行为模式,从成年早期开始,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这个人可能经常避免或破坏愉快的经历,被吸引到他或她将遭受痛苦的情况或关系中,并阻止他人帮助他或她,至少有以下5种情况表明:

  1. 选择那些会导致失望、失败或虐待的人和事,即使明明有更好的选择
  2. 拒绝或使他人试图帮助他或她的努力无效
  3. 在经历积极的个人事件(例如,新的成就)后,会产生抑郁、内疚或产生痛苦的行为(例如,一次事故)
  4. 激起他人的愤怒或拒绝,然后感到受伤、挫败或羞辱(例如,在公共场合取笑配偶,激起愤怒的反驳,然后感到崩溃)
  5. 拒绝享受快乐的机会,或不愿承认享受自己(尽管拥有足够的快乐)社会技能和快乐的能力)
  6. 未能完成对他或她的个人目标至关重要的任务,尽管表现出有能力这样做,例如,帮助同学写论文,但不能写自己的
  7. 对一直对他/她很好的人不感兴趣或拒绝,例如,对关心他/她的性伴侣不感兴趣
  8. 进行过度的自我牺牲,而这种牺牲是预期的接受者主动要求的

B。A中的行为并不完全是对身体、性或心理虐待的反应或预期。

C。A中的行为不仅仅发生在抑郁的时候。

经许可转载自《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修订版》。版权所有1987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

受虐狂常常在成功的边缘绊倒自己,如果有必要,他们愿意为之努力。在对笛卡尔的曲解中,受虐狂的座右铭是“我伤害故我在”(Shainess, 1987)。

的意义和接受受虐狂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盛有衰。这个词是最近才出现的,1896年由德国神经学家克拉夫特-埃宾(kraft - ebing)发明,用来形容那些除非受到虐待或羞辱才会阳痿的男性。然而,有一类人似乎以受苦为生活的方向,这一概念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这个术语的含义已经扩大到适合这个概念,所以大多数当代临床医生,特别是那些研究精神动力学的人,都非常熟悉受虐狂的性格和其他诊断实体一样。在一九八七年,经修订的第三版《DSM》的附录暂时将其描述为弄巧成拙的人格

顾名思义,这种疾病几乎立刻就遇到了困难。尽管它的起源,受虐狂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女性化和顺从的延伸。经典的心理动力学概念是受虐狂的个性不自觉地鼓励并享受他们所受到的虐待。经验事实是,大多数家庭暴力案件是由男性实施的。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时,结果就是一个政治火药桶。至少部分是因为这个原因,这种疾病被从DSM-IV中删除了。然而,它作为一种解释人类行为许多方面的结构,继续在临床医生中广为流传。此外,许多研究表明,这种障碍是普遍的(Kass, 1987;J. Reich, 1987),并通过进化模型预测其存在。

作为受虐人格的一个例子,考虑特蕾莎的情况。她丈夫的评论建立了诊断,更戏剧性的是,他们是自愿的。因此,我们了解到,特蕾莎折磨自己,这是她的生活模式,“她似乎为它而活”(见标准1)。她甚至选修了很难的课程,没有必要的先决条件,迫使她放弃,退出,浪费她的时间和精力。像大多数受虐狂一样,特蕾莎拒绝别人提供的帮助(见标准2)。当她在课堂上遇到麻烦时,她的丈夫提出为她找一个家庭教师,但她以不想给他增加负担的单薄借口拒绝了,从而确保了一个糟糕的结果。当好事发生在她身上时,她会想办法削弱它们的影响(见标准3)。例如,她拒绝庆祝好事,或庆祝但拒绝享受它。她甚至把自己收到的大部分圣诞礼物都退回了店里。她的丈夫甚至警告治疗师不要“让她太享受,否则你可能会让她自杀。”虽然他是在讽刺,但他的话的意思很清楚。特蕾莎还通过未能实现个人目标来惩罚自己(见标准6)。她说:“我碰的东西都碎了。” In fact, she uses work to impose on her school performance, and she uses school to impose on her work performance. Like most masochists, she is also excessively self-sacrificing (see criterion 8). She always finds time to send cards on important events and volunteers for church and then complains that no one seems to want her as a friend.

鉴于特蕾莎的形象,我们现在可以着手处理构成本节计划的其他问题。首先,我们比较正常与不正常;然后我们继续到基本受虐主题的变化。这些部分构成了人格科学的核心。通过试图解释我们在像特蕾莎这样的人物素描中观察到的东西,我们的目标是超越文学趣闻。一如既往,我们将历史和描述并列呈现,特别关注在各部分中讨论的每种疾病的几个子类型。接下来,“进化的神经发育视角”部分展示了人格障碍的存在是如何遵循进化规律的。还包括受虐狂与其他理论衍生的构想之间的对比,以及受虐狂人格如何倾向于发展成I轴障碍的讨论。

从正常到异常

尽管这样的人似乎极其罕见,受虐狂的特征就像内疚一样无处不在,因此很容易在正常的连续体中找到。在他们的正常表达中,他们可以被认为是适应性的,理想化的,也许,几乎是圣洁的。自我牺牲的风格(Oldham & Morris, 1995)活着是为了服务和帮助他人。当他们被允许无私地奉献自己时,世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他们总是把别人放在自己之上,他们以善良、体贴和慈善而闻名。他们总是宽容,相信人们应该被接受和欣赏他们的本性,而不是用一些外在的或法律的标准来严厉地评判。尽管他们愿意为所爱的人承担生活的重担,但当他们的善行被挑出来表扬时,他们会感到不舒服,因为他们真心认为不需要感谢或认可。

Millon等人(1994)更接近病理学,描述了屈服型的人,他们通常拥有远远超出他们所宣称的能力,但仍然喜欢保持恭顺和谦逊。他们避免展示自己真正的天赋和能力,而是把自己放在劣势的位置,以避免任何竞争的暗示。有时,他们似乎在鼓励别人利用他们。尽管这些特征在历史上只与女性有关,但事实上,它们也可能在男性身上发现(Stone, 1993)。

另一种创造更正常的受虐狂人格风格的方法是通过规范化诊断标准结合.有这种障碍的人似乎寻求失望、失败或虐待(见标准1),而有这种风格的人不会。而紊乱的个体拒绝或撤销他人的帮助(见标准2),这种风格倾向于关注他人的福祉,而不是自己。而无序的反应是负面情绪在积极的个人事件之后(见标准3),这种风格的人更喜欢保持谦逊,拒绝把成就归功于公众。而精神障碍患者有时会故意激怒他人或招致他人的拒绝(见标准4),其风格是宽容和恭敬的,有时甚至达到纵容不当行为的程度。而有障碍的人拒绝愉快的活动(见标准5),有风格的人喜欢不符合自我享乐主义的活动。尽管有足够的能力(见标准6),但有障碍的人无法积累个人成就,而有风格的人更喜欢在幕后工作,为他人的成就奉献。而紊乱者拒绝接受合理的教养来源(见标准7),这种风格有时过于放纵地试图激发他人的积极一面。而无序者是过度的自我牺牲(见标准9),这种风格是通过把别人放在自己之前来实现的,但不是病态的这样。对于前面的每一个适用的对比,特蕾莎更倾向于病态的一面。

受虐人格的变化

并不是每个受虐狂都像我们那个有罪的妻子。事实上,尽管特蕾莎没有表现出受虐狂人格的所有诊断标准,但她更多的是一个纯粹的类型,这意味着她没有将任何其他障碍的特征与她的基本受虐狂模式结合起来。然而,受虐狂通常表现出其他人格障碍的特征。这些个体表现出来的情绪和行为给受虐狂的基本模式赋予了不同的色彩,使他们与像特蕾莎这样纯粹的案例相似,但又不同。受虐人格的变体在图15.1中总结。实际情况可能属于或不属于这些组合之一。

Self-Undoing受虐狂的

经典精神分析认为受虐狂积极地、反复地寻找导致痛苦甚至毁灭的环境。从外表上看,这些人似乎对不幸、失败或屈辱感到满足,而宁愿被羞辱、受害甚至毁灭。在“成功神经症”的驱动下,他们会产生焦虑和内疚,而不是快乐和幸福。

良性

所有格

Self-undoing 受压迫的

histrionicf骄傲地无私、自我否定和自我牺牲;self-ascetic;沉重的担子被判为高尚、公义、圣洁;其他人必须承认忠诚和忠诚;对利他主义和宽容的感激和赞赏。

(消极特征)通过嫉妒、过度保护和不可或缺来迷惑和诱捕;通过对错误的牺牲,诱骗、控制、征服、奴役和支配他人;通过强制性依赖的控制。

avoidantfeatures)是“被成功毁了”;体验“从失败中获得胜利”;因个人的不幸、失败、羞辱和磨难而感到满足的;避开最佳利益;选择成为受害者,被毁,被羞辱。

经历真正的痛苦、绝望、艰难、痛苦、折磨、疾病;抱怨常常使别人产生负罪感;通过免除责任和加重“压迫者”的负担来发泄怨恨。

受虐人格的变体

与其忍受成功,self-undoing受虐狂寻找失败或惩罚,巧妙地逆转他们的好运气。看似努力追求成就的他们,要么在还没达到目标的时候停下来,要么制造出一些手段来证明自己无法坚持到底。暗地里,他们对自己的失败感到欣慰(施耐德,1923/1950)。他们害怕事情会突然变糟,所以宁愿被当作不幸的环境受害者而不是努力奋斗却失败的人。失败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一种解脱感,因为他们不必再达到某种标准。因此,他们结合了受虐狂和回避型人格的方方面面。

所有格的性受虐狂者

就像其他受虐狂,占有欲强的受虐狂不断地奉献自己。然而,他们却无法放下他们的执念。相反,它们变得如此不可或缺和自我牺牲,以至于其他人无法摆脱它们而不感到难以置信的残酷。另一些人则被满足他们每一个需求所驱动的依赖所困住和支配。通过炫耀的牺牲,占有欲强的受虐狂侵入他们的孩子、配偶、朋友和同伴的日常事务,干预活动、浪漫、职业和任何他们可以获得立足点的地方。表面上的利他行为为诱导他人内疚创造了理由,这可能被用来防止他们疏远或结束这段关系。伴侣被过度保护,被小心翼翼地守护,被爱贿赂,被内疚控制。实际上,他们变成了自我牺牲的吸血鬼,他们的善良会榨干他们的受害者。

受压迫受虐狂者

作为抑郁人格(见本章后面)和受虐人格的结合体,受压迫受虐狂他们闷闷不乐地抱怨自己糟糕的状况,但最后说:“不要因为我的痛苦而为我担心;做对你最好的事。”他们异口同声地否认任何援助的需要,并解释说,他们不想给别人增加负担,但却表现出自己遭受了令人发指的不幸的打击。任何来帮助他们的人最终都会感到情绪枯竭和内疚,感觉继续自己的生活就像是被抛弃了。当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获得爱和依赖时,疑病症疗法可能会出现。成为一个悲伤的病人是一个相当可悲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真实但自我制造的痛苦,迫使别人去关心和养育。受虐狂不一定享受他们的痛苦;他们的不适仅仅是获得同情和帮助的一种手段。

良性的受虐狂者

作为表演狂和受虐狂性格的结合体,良性受虐狂骄傲的无私和自我牺牲。自我否定、禁欲主义和对逆境的坚忍忍耐被视为高尚和正义,是纯洁和圣洁的象征,是对苦难的美化。他们不接受其他受虐狂的低人一等的地位,而是通过将自己完全奉献给他人或为一些有价值的事业来彰显自己的特殊性,同时操纵环境,使他们的善举能被公众看到。

如果别人不再关注他们或疏远他们的情感联系,受虐狂可能会抱怨他们忘恩负义、不顾他人,并应该记住受虐狂一直都是忠诚和付出的。表面的利他主义有时也会让步

关注受害者的行为

被动会导致受害吗?

自我击败人格障碍(在本文中称为受虐人格)从DSM-IV的诊断类别中被删除了。该决定是在对该结构的可行性和临床效用进行了大量辩论之后做出的(Fiester, 1991)。事实上,许多作者认为,这种紊乱被取消主要是出于政治原因。

尽管Axis II委员会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受虐人格在描述某些患者的行为方面有着悠久的临床传统。尽管在威胁条件下的被动可能是一种适应性反应,因此不应该被病态化,但有些人似乎表现出了激发他人攻击的弱点。在人际关系的角度例如,互补性原则认为,服从会招致他人的支配。与其将受虐狂从DSM-IV中删除,还不如将其作为一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暂时性疾病保留在附录中。

这种脆弱性是如何产生的?一种可能是虐待儿童(Chabrol et al., 1995)。关于儿童受害的文献表明,长期受到同龄人伤害的儿童会缺乏自尊。也许自尊心低的孩子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反击,或者更容易成为嘲笑的焦点或替罪羊。事实上,在校期间被同龄人长期伤害与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有关(Egan & Perry, 1998)。例如,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顺从和身体虚弱可能会导致受害者增加(Hodges, Malone, & Perry, 1997;Schwartz, Dodge, & Coie, 1993)。

Egan和Perry(1998)验证了两个假设:第一,低自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促进同龄人的受害,第二,儿童的自我尊重水平调节了受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自尊,特别是当评估一个孩子在同龄人群体中的自我感知社会能力时,会导致受害。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人的同龄人之间的社会失败感和不充分感会导致受害的增加。然而,一种自我效能感,衡量为对个人在同龄人中的地位的信心,有助于保护处于危险中的儿童免受伤害。

从这个角度看,受虐狂的行为成年人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连续体在同辈群体中自我评价很低。随着同伴群体中感知能力的下降和自我评价的下降,个体首先成为轻微受害的对象。然而,随着程度的进一步下降,受害者的数量也在增加,直到最终产生对侵略者的某种认同。受害者不是试图逃避惩罚,而是认为自己是如此可鄙,这样的待遇是他们应得的。因此,受虐狂可以被视为一种对极端社会不足的适应不良的调整。

沾沾自喜的骄傲和过去的善行可能被用来证明一种有权从他人那里获得情感支持的感觉。然而,即使他们如愿以偿,在表面之下仍潜伏着一种低自我价值感,一种认为他人的赞赏是被操纵的、而非真诚的意识。有时,他们也可能表现出依赖性人格的特征。

进化神经发育的角度来看

从心理上看,受虐狂似乎与快乐原则背道而驰。弗洛伊德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受虐狂的多重概念化,后来的分析学家在许多方面扩展了他的工作。客体关系为受虐狂提供了多种可能的发展路径,并没有单一的受虐狂人格。在人际关系上,受虐狂认为其他人会试图打败他们,所以他们在已经被打败的关系中挥舞白旗,不提出任何挑战。在认知上,受虐狂发现自己陷入希望和恐惧之间,倾向于完全重新解释过去的事件。当别人不欣赏他们的痛苦时,他们也倾向于用自怜来安慰自己。进化的方法结合了所有这些观点;更具体地说,受虐人格被认为是在快乐-痛苦极性上的反转,因此意味着个体体验情感上的痛苦作为实现他或她的生存目标的一种手段。不舒服和虐待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原因。

在一个惩罚性的世界里,被完全抛弃的危险更大焦虑而不是在经历这种消极后果的时候依恋另一个人。由于无法理解有害体验的来源,婴儿已经学会了在接近或依附于依恋对象时感到更安全,尽管经常是排斥和敌对的对象。当惩罚性的父母在其服务上不一致时,这种模式很可能会加剧。有时,这样的父母很可能会感到沮丧、剥夺或拒绝,而另一些时候,他们又会因过于关心孩子而感到内疚,并以占有欲的方式养育孩子。这种形式的优柔寡断行为只会进一步加强这些受虐倾向的发展基础。

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可能不会带来成就和自主。例如,只有在生病、受伤或有缺陷时才得到父母非矛盾的爱和支持的孩子,很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不仅有缺陷和无能,而且只有在事情有问题或出错时才会得到爱和鼓励。此外,他们了解到,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缺陷或疾病来转移原本充满敌意和挑剔的父母的注意力。因此,如果父母只在孩子受苦或有残疾时才表现出关爱和关注,孩子就会自愿表现出弱势或生病的样子,作为一种有效的行为方式,这种态度取向为最终形成受虐行为的形式埋下了种子。

在极端情况下,这些孩子实际上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用身体撞硬物、烧伤自己、故意从楼梯上摔下来或从门廊上摔下来——实施任何加剧他们在公众面前的痛苦和折磨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可以避免进一步的身体惩罚,但它们也给了这些孩子他们自己能获得的一点点力量,即使只是对自己的伤害经历负责。通过这种反常的方式,这些孩子找到了一个小范围,可以推翻父母的统治。找到这个自我控制的小领域,可能会为未来受虐者的“愉快的”自我虐待行为提供基础。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对照受虐狂与相关人格,并探讨症状表达的途径。

与相关人格的对比

受虐狂与其他人格障碍有许多共同特征。这两个抑郁症患者受虐狂生活在沉重的负疚感之下,遭受着过度自我批判的良心。然而,抑郁症患者会被他们的烦恼压垮,听天由命地忍受痛苦,常常满足于独自沉思。相比之下,受虐狂需要一个伴侣,一个迫害者,并在必要时创造一个伴侣,通过夸大普通的人类冲突,让别人有隐藏的动机,然后做出愤怒的反应,这与偏执狂(McWilliams, 1994)相同,或大量的自怜。而且,受虐狂往往隐藏着残酷成性的压抑者所缺乏的目的:迫害者必须因为自己是迫害者而受到迫害。表现出他们的冲突会让受虐狂比嗜睡的抑郁症患者拥有更大的能量感。

受虐人格:功能和结构领域

功能域

结构域

有节制的

不值得

表达性行为

表现出不放纵、节俭和贞洁的自我;不愿寻求愉快的经历,不愿表现出享受生活的迹象;以一种不自负和谦卑的方式行事,喜欢把自己置于低人一等的地位。

自我形象

是自卑,专注于最糟糕的个人特征,因此断言自己值得被羞辱、谦卑和贬低;觉得自己辜负了别人的期望,因此应该承受痛苦的后果。

恭敬的

名誉扫地的

人际交往行为

与那些一贯支持他人的人保持距离,当自己可能是牺牲的、卑躬屈膝的、谄媚的,允许(如果不是鼓励的话)他们剥削、虐待或占便宜;接受不应有的指责和招致不公正的批评,使他人试图提供帮助的努力付之东流,招致谴责。

对象-

表示

对象表征是由失败的过去的关系和被贬低的个人成就,积极的感觉和情爱的驱动力转换成它们最不吸引人的对立面,故意加剧的内部冲突,减少焦虑的机制被加剧不适的过程所颠覆。

缺乏自信的

认知风格

对积极解读观察结果犹豫不决,担心这样做可能不会有问题,也不会产生麻烦和自我诋毁的结果;结果,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反复表达与有利的信念和感觉相反的态度和预期。

组织形态学

由于痛苦-快乐极性的显著逆转,形态结构具有对比和双重的性质——一个或多或少是传统的,另一个是相反的——导致了情感和意图的重复破坏,需求满足渠道与导致挫折的渠道的换位,以及从事产生对立的,如果不是自我破坏的后果的行为。

夸张

烦躁不安的

监管机制

反复回忆过去的不公正和预期未来的失望,作为一种将痛苦提升到平衡水平的手段;破坏个人目标和破坏好运,以增加或维持习惯水平的苦难和痛苦。

情绪/气质

经历复杂的混合情绪,有时焦虑不安;在另一些时候,从孤独和悲伤,到感到痛苦和折磨;故意表现出悲伤和渴望的样子,经常引起他人的内疚和不适。

依赖性人格、强迫性人格和边缘性人格也可以进行比较和对比。受虐狂和依赖者都是顺从的,明显没有竞争性,寄生地与他们的伴侣建立联系。然而,依赖者以爱回报爱,奉献自己以进一步加强他们的羁绊。相比之下,受虐狂倾其所有将他们的奉献展现在公众面前,利用他们自己的自怜,让他们的善心接受者处于感激不足的角色,或者达到一种不可否认的超级纠缠。受虐狂和强迫症患者都有强烈的潜在内疚感。然而,受虐狂会招致惩罚,而强迫者则非常害怕惩罚。最后,受虐狂和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有时都有自残倾向。然而,受虐狂残害他人是为了消除自己的罪恶感,而边缘型人格残害他人更多是为了确认自己的存在,防止身份扩散。此外,边缘型人格的人对被抛弃的可能性会做出疯狂的反应,而受虐狂有时会利用被抛弃来确认他们的低自我价值,唤起自怜,或者向他人进一步展示他们的不幸。

症状表达途径

受虐狂的性格容易受到一些轴紊乱.和往常一样,重要的是要记住,将人格模式与其相关的I轴综合征联系起来是有逻辑的。就像抑郁症患者一样,受虐狂经常经历慢性忧郁的抑郁情绪。在被拒绝之后,这些感觉可能会升级为重度抑郁症然后似乎又沉沦在人格特征的缓慢折磨中。

在某种程度上,抑郁症可能会被用来获得他人的同情,尤其是当它可以归因于破灭的希望和悲剧性的自我牺牲时。即使是善良的受虐狂,他们的反应是用痛苦来换取正义的外衣,有时也会在生活的惩罚本质上是残酷和不同寻常的世界观下泄气。弥漫的焦虑可能与这些抑郁的感觉混杂在一起。

就像依赖者和抑郁者一样,受虐狂对失去和被抛弃的恐惧非常脆弱。特别是当它们完全依赖配偶或监护人来维持基本生存时,它们很可能会担心绝望的自我牺牲努力不足以保护它们免受个人损失。在这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恐慌状态,特别是当维持其稳定所需的附件处于严重危险中时。

最后,缺乏充分医学基础的身体症状和疾病可能被用来唤起他人的同情,巩固不稳定的依恋,减少来自他人的批评和敌意,通过进一步加重不愉快的看护人的负担来实施施虐式报复,甚至可以作为象征性的自我鞭笞来安抚自己的罪恶感。

继续阅读:虐待狂的人格

这篇文章有帮助吗?

+ 8 0

反应

  • 马库斯
    受虐狂是什么样的?
    11个月前
  • SHUKORNIA穆罕默德
    如何应对受虐狂式的异地恋?
    1年前
  • 法耶
    自我憎恨会导致受虐吗?
    1年前
  • STEFAN
    受虐狂表现在哪里?
    1年前
  • 瓦伦提娜
    你能既是施虐狂又是受虐狂吗?
    2年前
  • 特鲁迪
    如何让受虐狂感觉良好?
    2年前
  • 安妮塔Okkonen
    什么是纯粹的受虐?
    2年前
  • 麦迪森
    如何克服受虐狂?
    2年前
  • 拉里
    如何得到一个受虐狂女友?
    2年前
  • nikodem
    什么原因导致masochisism ?
    2年前
  • Eyob
    一个人会是天生的受虐狂吗?
    2年前
  • 汤米
    孩子是如何变成施虐狂的?
    2年前
  • karolin
    如何知道你的伴侣是否是一个佐道受虐狂?
    2年前
  • 理查德。
    受虐狂像依赖障碍吗?
    2年前
  • simonetta均
    为什么人会变得自虐自残!?
    2年前
  • t twofoot
    自我毁灭人格在什么集群中?
    2年前
  • gringamor
    什么样的人容易成为道德受虐狂?
    3年前
  • 乔纳斯himmel
    什么是自我挫败的神经症?
    3年前
  • Grimalda
    是什么导致了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
    3年前
  • Negisti
    什么样的人格障碍喜欢唤起同情?
    3年前
  • 蒂莫西
    人们是如何变成受虐狂的?
    3年前
  • 莫丽·里奇
    弱势这个词是弄巧成拙吗?
    3年前
  • 系列
    受虐狂是如何表现的?
    3年前
  • 迈克尔
    受虐人格障碍的原因是什么?
    3年前
  • 卢卡斯韦氏
    是什么导致了受虐行为?
    3年前
  • 肯尼斯·英格
    是什么障碍导致了受虐狂的特征?
    4年前
  • rudigar
    受虐狂缺乏自尊吗?
    4年前
  • 1月
    为什么我是一个社交受虐狂?
    4年前
  • 植物灰色
    如何战胜受虐狂?
    4年前
  • 芭芭拉·布劳尔
    自我挫败型人格的人是如何看待生活的?
    5年前
  • 哈里森
    是什么导致了自我毁灭受虐症?
    5年前
  • 丹妮拉
    成为受虐狂和自卑有关系吗?
    5年前
  • 简森
    受虐狂和自卑有关系吗?
    5年前
  • 卢卡斯
    什么是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
    6年前
  • 卢西亚诺
    如何治疗受虐型人格障碍?
    6年前
  • 艾伦骑手
    带着自我挫败的性格生活是什么感觉?
    6年前
  • rhianna
    妻子喜欢受虐狂丈夫吗?
    6年前
  • 彼得罗
    如何知道我是否患有自我挫败型人格?
    6年前
  • 希尔达brandagamba
    什么是美德受虐?
    7年前